1、動態網頁在訪問速度上不占優勢
動態網頁首先獲得用戶的指令,然后網頁拿著指令到數據庫中找和指令相對應的數據,然后傳遞給服務器,通過服務器的編譯把動態頁面編譯成標準的HTML代碼,傳遞給用戶瀏覽器,這樣用戶就看到了網頁。問題出來了,每次訪問網頁都要經過這么一個過程,這一過程至少需要幾秒鐘的時間,訪問的人數一多,頁面的加載速度就會變慢,對服務器來說也是一種負擔;從用戶角度來說,網頁加載的慢,遲遲沒有反應,下次誰還會來訪問你的網站。而靜態網頁就簡單了,靜態網頁是實際存在的,無需經過服務器的編譯,直接加載到客戶瀏覽器上顯示出來。由此可見,動態網頁在訪問速度上并不占優勢。
2、在搜索引擎收錄方面并不占優勢
上面從服務器和用戶體驗的角度說了一下,下面再從搜索引擎收錄角度說一下,動態網頁是在用戶輸入指令后才形成的頁面,并不存在這個頁面,而搜索引擎只會抓取現成的,并不會自己輸入,因此網站在搜索引擎收錄方面并不占優勢。雖然現在搜索引擎在不斷完善發展,大多都已經支持了動態頁面的抓取,但通過種種情況來看,搜索引擎還是比較喜歡靜態頁面。
3、偽靜態是相對真實的靜態來講的
通常我們為了更好的緩解服務器壓力,和增加對搜索引擎的友好性,都會將文章內容生成靜態頁面。但是有些人為了實時的顯示一些信息,或者還想運用動態腳本解決一些問題,這樣就不能用靜態的方式來展示網站內容,這時候但就損失了對搜索引擎的友好面。怎么樣在兩者之間找個中間方法呢?這就產生了偽靜態技術。